他驰骋车床间二十余载,车出万件产品助力神舟飞天;他坚守岗位无怨无悔,将最美年华献给飞航事业;他脚踏实地传承工匠技艺,培育青禾再展航天情怀。他就是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科工三院111厂数控加工车间数控车工魏忠华。
二十余载的时间转瞬即逝,他承担过的任务不计其数,探月工程中的“压紧释放装置”、神舟飞船的“连接分离机构”等核心部件生产任务,都能看见他勇挑重任的身影。为了国家的航天事业,他甘于淡泊名利,默默奉献。更是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
在成长的经历中,有太多的“刻骨铭心”。魏忠华21岁时用普通车床独立完成重点型号产品加工任务。由于涉及产品结构较为复杂,加工难度高,经过两天紧张的攻关和准备,52件产品,一次交检合格。那段经历,让他深知加工技术需要与时俱进,直到后来数控车床遍布厂房,从最初的不会电脑、不会编程,到现在的数控大师,他潜心苦练,为了更好的提高产品加工效率在编写程序上大胆尝试,“若能走直线,就没必要绕来绕去,这样效率就提上来了”,他用简单的言语,表达着他对数控车床最深刻的理解。
在车间里,只要出现数控加工的疑难问题,大家最先想起的就是魏忠华。“他用手摸一摸,用眼瞧一瞧,一准儿就能察觉缺陷在哪儿。”提起他的技术,同事们都赞不绝口。在一次工艺流程中,由于所用材料在国内没有常规的加工方法和刀具牌号,只能从零件的工艺流程下手。他主动请缨,守在车床边三天三夜,通过反复测算,终于将该产品的加工方案、测量方法、刀具材料等数据整理出来,将加工难题顺利解决,为全年该产品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一次次历练中,当年的“小魏”慢慢成长为了厂里的“数控车工大师”。
在困难任务面前,他始终冲锋在前,勇于探索和创新,某产品用涡轮泵的内孔轴线与端面配合精度高,按照以往加工方法,很难保证精度,并且加工周期长。针对这个难题,魏忠华与技术人员沟通,建议利用高速车代替磨加工,对工艺办法来进行优化。经过试验证明完全可行,现在该部件的PROC已经完全采用该方法,极大提高了产品精度。
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他还积极思考产品的成本问题,推动刀具国产化的改革和废旧刀具的“修旧再利用”。随之带来的益处是,车间在2019年的总工时比上一年高出30%,而刀具的成本却降了30%。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魏忠华多年来不断培养技能人才,使工厂的数控加工技术不断的提高。作为一名数控车工导师,在充分的发挥自身能量的同时,更是认真细致引导每一位徒弟,从加工思路,到编写程序,都是亲力亲为,倾囊相赠。徒弟中,五人已成为技师,六人成为了高级技工。
近年来,他攻克生产难题25项,技术革新45项,小改小革58项,改进刀具142项,28项技术成果纳入工艺规范,创造价值近300多万元。充分的发挥了劳模示范引领作用。
在平凡的岁月中他将最初的梦想化作前进的动力;在忙碌的工作中,他将最好的年华献给热爱的岗位;在前进的道路上,他将最美的情怀融入深爱的飞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