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当提起中国制造,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将其与低端、廉价画上等号。无论是快消品还是工业消费品,国外品牌总是“高人一等”。然而,通过庞大的消费市场支撑及产业链条加持,从制造到智造,从代工到自主品牌出海,Made in China已今非昔比。

  据工信部数据统计,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华为、小米、美的、海尔、大疆等一大批中国企业不断占领海外市场,很多红极一时的国外品牌悄然退出中国。时间的洗礼下,中国制造早已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大潮,强势崛起。

  那么,从制造到智造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对技术上的”卡脖子”难题,中国企业该如何克服?我们与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多少距离?云谷TALK第二期,一起走进西安万威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与董事长同刚——从业近30年的资深“制造人”,共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发展之道。

  2001年,创始人同刚在经过国企以及外企瑞典山高刀具多年历练后,深藏对机械制造领域的精研精神,创立万威制造。

  万威制造的产品定位于高端槽刀、复合镗刀、非标刀片,并建设了规模化高端非标刀片的生产车间,对标欧美技术,但是追求更高性价比。

  20多年脚踏实地的发展,万威已经从单一的刀具生产商成长为一家集方案设计、刀具制造、现场应用、交钥匙项目交机服务、生产效率提升服务、机械加工技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刀具制造服务商,长期为航空制造、航天制造、汽车制造、船舶制造、能源发电、石油钻探、轨道交通、通用机械、3C电子等行业提供服务,在某些领域的技术甚至已超越国际水平。

  2016年以来,公司更是将业务延伸至航空航天等发动机零组件的精密加工领域,形成“制造工具”与“制造产品”双轮驱动的竞争核心。有了“金刚钻”——工业刀具的高水平制作技术,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加工这种“瓷器活”信手拈来。零部件加工又为刀具制造提供了真实的应用场景,极大的促进刀具推广及市场应用。

  凭借过硬的产品的质量及精工匠筑的“产学研”精神,万威制造已拥有18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型专利,拥有著作权4项,并成为C919国产航空发动机的供应商。作为国产工业制造领域的先进代表,万威制造已在“新三板”成功挂牌(股票简称:万威制造,股票代码:836719)。

  2022年12月30日,中国东航全球首架国产C919飞机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飞抵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至今年2月中旬,这架飞机将持续在全国9省市、10座机场进行100小时验证飞行,为正式投入商业载客运营做最后的准备。

  作为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大型客机的研发成功标志着中国制造的又一重大突破。

  由于历史的契机,欧美国家的工业制造一直领先我国。曾经,人们说中国人用“树叶(茶叶)和泥巴(瓷器)换银子”,现在,中国人拥有了自主研发的第一架大飞机,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明显地增强,逐步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持续缩小与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差距。

  万威制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见证大国崛起,并深度参与世界制造业格局变化,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探路者,万威制造的成长具有典型的时代烙印。

  2023年1月9日,万威制造全新刀具制造智能工厂正式在西咸新区沣东创智云谷产业园落成投产。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预计设备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5亿元,为沣东创智云谷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增添更多先进力量。

  2021年,由于产能扩张,万威制造急需新的生产场所。在对比周边多个产业园区后,最终与沣东创智云谷顺利达成合作。在这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给出有利的特惠政策,园区配备精装公寓、员工餐厅、篮球场、商业街区等硬件设施,周边交通便利,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北客站、钟楼商圈都在10公里以内,还紧邻西咸新区管委会。对企业来说,标准厂房可以完全放心扩能,对员工来说,完备生活配套能够安心工作。重要的是,着力打造产业集群的创业园区对上下游产业链有更强的凝聚作用,“技术、原材料在当地就能解决,能耗降低,效率更加高,是相较之下的最优选择”。

  智能制造已是大势所趋。能预见,不久的将来,在制造强国方针引领下,万威制造将依托其核心竞争力,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如果说国际先进制造业技术是一颗星,那么万威制造已经从“仰望星空”转变为“摘星星的人”,并将最终成为一颗“耀眼的星”。在此期间,沣东创智云谷也将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助力更多像万威制造一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为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壮大贡献一臂之力。

  智能制造是促进中国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同刚表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重要的不是新技术的堆砌,而是要精准找到急需技术解决的问题所在。在刀具制造领域,万威制造持续探索数字化生产方式。“一把车刀一年能产生一个TB的数据,首先得有办法采集出来,然后处理、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这就是数据化的过程。”

  与西安交大合作,运用微纳米智能刀具传感器制造智能刀具——有神经(传感器)、有大脑(数据的清洗),更智慧,这种新型刀具能处理复杂的问题。

  运用数字化对刀具服务、销售助力方面万威制造也有所探究。开发了“切削笔记”APP,让每个工程师都拥有一个切削参数数据库,便于后期交流甚至交易。

  什么是企业的创新密码?同刚认为,万威制造的创新并没有传奇色彩,而是秉持“以结果为导向”的心法,始终以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保证加工质量为己任,不断进行技术精进。“我们是要解决切槽的精度问题?刀具异常损坏问题,还是表面粗糙度问题?找到问题核心,再通过角度、材料、设计、参数的调整,一步步突破创新。”

  在万威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不一定是T,而是π,技能、市场应用领域这一“横”要足够的宽,核心技术这一“竖”要扎的足够深,系统管理这一“拐弯”要足够的强,企业才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