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的终极版盒子炮横空出世却因为西班牙内战而中途夭折
时间: 2023-12-06 01:22:46 | 作者: 车削刀具
在1934年,西班牙的贝氏和温家发愤图强,相继造出了“气缸型”和“齿轮型”两种减速版快慢机。而当研制成功之后,西班牙人自信满满地将之投放到市场上面,企图从毛瑟M1932“二十响快慢机”手中分得一杯羹。
但是由于“减速版快慢机”结构过于复杂,导致这“终极版盒子炮”的价格昂贵而且维护不易。结果就是这两种新枪出现之后,市场反应平平。这眼看着是不仅不能卖成爆款,就连收回研究成本都是问题了。
虽然是眼看着销售不畅,这人家贝氏兄弟也没有气馁,他们并没意识到自家产品的先天缺陷,而是再接再厉,在140枪管的标准版“MM34”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一系列的“升级包”。贝氏企图用着这一贯的套路,来利用“卖不同”的营销手法,在市场上赚得更多的银圆。
不过与只追求颜值,推出一些没用的“金鸡”、“环眼”、“胶把”、“通天挡”、“大镜面”的毛瑟厂不同,人家西班牙贝氏的升级包那都是实打实的,都是在性能方向的提升。所以从这点来看,人家西班牙人做生意还是有良心的。当时贝氏的升级包主要有:
大肚:自从德国毛瑟M1930开始,驳壳枪系列基本上就从10/20发弹仓,进化到了10/20发弹匣。而贝氏的产品另有特点,就是一般还有30发长弹匣可选,这样一来容弹量大为提高,也慢慢变得像冲锋枪了。
长苗:贝氏把原有的5.5英寸(140毫米)枪管,延长到180毫米。这一点其实是很重要的,盒子炮主要配用的7.63*25毛瑟弹的装药量较大,普通枪管根本不能发挥其威力,贝氏把枪管延长到180毫米,可以让有效射程大为提高。当然了,其实这还不够,二战主流的冲锋枪枪管长度都在260毫米上下,花机关枪就是因为只有200毫米枪管而惨遭淘汰,所以贝氏这180长管减速快慢机,看起来华丽无比,但实际效果也不好。
花管:有了长管还不够,BH公司为了更好地吸引客户,又专门在枪管上车出了“散热片”,这样看起来更美观不说,还给人一种可以加强散热,更加有助于持续射击的印象来——当然了,指望这点东西就能给全自动散热,那也实在是想多了。
而除此之外,还有MM31系列的“快慢机”,以及MM34系列的“减速机”,可以说这BH公司是使尽了浑身解数,把所有能加性能的升级包给全拿出来了,造出来的成品有两种:
一种是小雀机头、通长标尺、拥有20发固定弹仓,侧面是大镜面的长管MM34,即:丹凤眼、通天挡、大肚长苗花管减速快慢机。
另一种是同样小雀机头、通长标尺、拥有10/20/30发插梭,加长管带散热片的MM34,即:丹凤眼、通天挡、插梭长苗花管减速快慢机。
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两款花样繁多、卖点满满的减速快慢机,直接被客户冷遇,没取得什么值得一提的订单——从某一种意义上说,这是不是能够说明凡事都要有个度,这BUFF叠得太多,很有一定的概率会直接正正得负,变成DEBUFF也说不定啊。
而在温塞塔公司这边,他们的进展更不顺利。因为采用了精密的钟表式“齿轮摆杆”结构,导致其当年的新枪M904其实压根没有进入量产,仅仅只试制了90支样枪就不见下文了。
而直到1936年,温家才正式研制成功了阿斯特拉F型,其基本结构和M904一样,仍然是加装了“齿轮摆杆式减速机”的M903型,采用的也还是不长不短的160枪管。而和使用7.63*25子弹的903和904不同,该枪改为发射威力更大的9×23毫米拉果手枪弹——如此一来,无论是侵袭力还是停止作用,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所以从某一种意义上说,阿斯特拉“星牌”F型,才是正儿八经最成功的“减速版快慢机”。她没有终极版MM34那过长的180枪管,以及华而不实的散热片,而是保留了适中的160枪管、10/20发插梭、减速快慢机,每一个方面都是那么的实用和正好——因此该枪迅速小批量量产,并且成功地装备了西班牙国民警卫队,成为正式列装的第一种减速快慢机。
眼看着一切顺利的话,这种“旁开门减速快慢机”就将顺利出口中国,为西班牙赚回无数白花花的银圆了。
可惜的是这好景不长,这政局的不停动荡,最后导致了西班牙内战的发生,也标志着两家公司希望的终结。
这个西班牙啊,当时是和互相看不顺眼,为了争夺政权采取了很多激进的手段。尤其是在1933年的西班牙选举右翼成功上位之后,情况更是起了很大的变化。这上位的右翼政府不仅大举取消了左翼前政府的改革措施,还大量释放入狱的右翼分子和保皇派分子,并对反对者进行无理由,直接让社会陷入了混乱。
而到了1936年,左翼集团又在选举中以微小的优势重新夺回政权。这左翼上任后的做法与右翼如出一辙,同样大肆改变撤销右翼政府各种改革政策,而其后一系列的左右翼之间的绑架案,更让左翼右翼矛盾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最终在1936年7月17日——也就是中国全面抗战爆发的前一年,西班牙内战全面爆发。
这次战斗进行的旷日持久而且残酷异常,实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一次预演。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什么“国际纵队”、“第五纵队”、“马德里保卫战”,都是发生在这次战争中。而生产军火的BH公司和温塞塔公司,自然也就被征用,就此错过了中国全面备战的销售良机。
直到1939年4月1日,近三年的西班牙内战方才结束。而这时中国的全面抗战已经打了将近两年,除了苏联的对华军事援助之外,各国的对华军事出口都已停止,这西班牙盒子炮在中国赚钱的路子,也已经彻底堵死了。
因此实际上,这两家西班牙公司折腾了好几年,白白赔进了大笔的研制费用,却没获得什么回报。而相应的,毫无革新的毛瑟M1932,却在1932年到1936年间生产了约10万支,其中98000支销往国外,中国买了其中的7万支。而全面抗战爆发后,德国停止向中国出口武器,毛瑟公司剩余的2000支M1932最后出口转内销,卖给了当时正缺乏武器的德国党卫队。
这阴差阳错的,结果变成了一直反应缓慢而且故步自封的老毛瑟,反而因祸得福成了最大的赢家。
而相比于没有自主品牌,其后一蹶不振只能转产自行车的BH家,温塞塔公司凭借着“旁开门盒子”的良好口碑,还一直生存得不错。虽然这“旁开门减速快慢机”F型只生产了1126支,但是他们的M300.M400.M600系列“雪茄手枪”却一直卖得不错,甚至在二战中还有10450支M600手枪出口到了德国。
而到了二战之后,阿斯特拉又想起了当年投入巨资研发的“减速快慢机”。因为终究是意难平,就在1949年利用了库存的M903型和F型的部件,重新组装了一部分“旧瓶装新酒”的减速快慢机。该枪保留了F型的大部分特征,但是口径回归到了M903的7.63毫米,在1949年到1961年间生产了548支。
这个终极型号不仅有10/20发弹匣,枪管长是最优的160毫米,弹种也换成了经典的7.63毛瑟弹,能够说是怀旧党的最爱了。所以在旁开门盒子Astra家族中,减速快慢机其实是有三种的:
M904,7.63*25口径160枪管,插梭右侧尾部快慢机带减速机,共生产90支F型,改用9*23口径160枪管,插梭右侧枪尾快慢机带减速机,共生产1126支E型,换回7.63*25口径160枪管,插梭右侧尾部快慢机带减速机,共生产548支
而这款旧零件组装起来的阿斯特拉星牌E型“减速快慢机”,也就成为西班牙盒子炮最后的绝响了。当然了,这还不是最后的驳壳枪,巴西改造的PASAM冲锋枪,和我国的80式冲锋手枪,才是盒子炮这旷日持久的庞大家族那最后的终结。